-
嗨吃家再推方便食品,这一次是香港肥汁酸辣粉!下一个风口要来了!
2022-09-08 阅读数:4258
很多人一提到方便食品就想到方便面,其实早就不是了。 这两年,我国方便食品产业的边界在扩大、体量加大、总体价值在提升。曾作为老大的方便面整体稳健,产业成熟度高,同时又有越来越多的新型方便食品上市,方便食品朝着多元化发展。 方便食品多元化背后,其实是消费人群和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嗨吃家食品在酸辣粉热销的基础上,全新打造了特色方便面食——嗨吃家香港肥汁酸辣粉,为方便面食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品类向前发展。
-
果汁行业“大洗牌”,下一个“百亿爆款”是它吗
2022-09-08 阅读数:3996
2022年,果汁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变。 美汁源自果粒橙这款产品后再也没有推出一款让人眼前一亮的果汁饮品、“康统百农”四大家族的发展重心又不在此、网红品牌虽然有流量但是整体口碑褒贬不一……行业大洗牌,是机遇也是挑战,品牌能否抓住完成跨越,或许就在2022年这放手一搏!
-
“中秋大战”炫爽绽放,华洋汽水凭啥俘获这届年轻人的心?
2022-09-07 阅读数:4092
又是一年中秋至,明月千里寄相思。 本周六(9月10日),国人极为看重的中秋节将如期而至,而各大品牌的“中秋大战”早已提前打响:有人开发花式月饼,上线走心视频,有人玩转跨界联名……其中,作为国货汽水的弄潮儿,华洋1982再次让人眼前一亮。 据悉,华洋汽水跳出千篇一律的“温情营销”,在今年的中秋大战里更强调自身品牌的“炫爽”属性,围绕“中秋炫爽,就送华洋”打出了一套漂亮的营销组合拳。
-
绝处逢生的中国“果汁大王”,正准备破产之时,柳暗花明又一村?
2022-09-07 阅读数:3985
市面上的饮料千百种,有的人爱喝咖啡,有的人爱喝汽水,也有不少消费者钟爱果汁饮料。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国内果汁市场规模超过千亿。行业聚集有可口可乐(美汁源)、百事可乐(纯果乐)、农夫山泉、味全等行业巨头。
-
吖滴吖滴、零食很忙等新零食品牌不断,良品铺子“高端”地位不保?
2022-09-07 阅读数:4544
最近,在南昌居民密集区的沿街店面出现了不少零食小超市,“吖嘀吖嘀零食”“零食很忙”两个品牌争相开店。不少网友称零食小超市“很实惠”“大划算了”,更有网友表示“让我实现了零食自由”。 据了解,“吖嘀吖嘀零食”属于本土企业,目前全省正在营业的直营店和加盟店有90多家(南昌有50多家)。“零食很忙”的总部位于湖南,去年刚来江西,到目前为止已开100家左右门店,其中近九成在南昌。
-
中国饮料出海创牌,元气森林年底前完成马来西亚全国渠道布局
2022-09-07 阅读数:4028
最近,马来西亚越来越多的便利店都开始出现中国国货精品元气森林饮料的身影。 元气森林9月6日对外披露,公司已与马来西亚本土企业成功集团(Berjaya)达成合作,迅速推进在马来西亚的市场布局,目前已进入当地超2000家7-11、超350家MyNews,以及CU mart、Emart等渠道,同时正在推进在马来西亚CVS渠道的铺设工作,目前进度已完成80%。元气森林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今年底,马来西亚全国范围内大街小巷的便利店内,都将能看到元气森林旗下产品。
-
健力宝第5季果汁饮料 经典国货帮你补充所需营养
2022-09-07 阅读数:4029
相信大家对健力宝这个牌子都不会感到陌生,作为一个经典民族品牌,健力宝陪伴我们走过了数十年岁月。提起健力宝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一定是经典的橙蜜味电解质运动饮料。但其实我们小时候喝的“第5季”、“爆果汽”等都是健力宝公司的产品。
-
湖南一陨落白酒,曾经家喻户晓,如今却被世人淡忘
2022-09-06 阅读数:4162
湖南省什么最有名?那当然是能吃辣的辣妹子、独特的湘味小吃,可极少有人知道湖南省白酒曾经很出名。如今提到各省名酒,众口称道的均是贵州茅台、四川五粮液和剑南春、江苏洋河等等,很少有人会想起最后一届评酒会上出自湖南省势如破竹的中国名酒武陵酒。
-
老品牌新赛道 速食时代云南米线能否翻开新篇章
2022-09-06 阅读数:4002
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在今年发布的《2021方便速食行业洞察报告》显示,方便速食行业近年来稳健增长,国内市场规模约为2500亿元,其中2020—2021年线上市场的增长率更是超过7成,成为行业增长核心驱动渠道。 截至今年上半年,自嗨锅、白家、莫小仙等公司先后完成融资。市场嗅觉最为灵敏的资本争先涌入速食行业,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对此领域的良好预期。
-
休闲零食巨头转型进行时
2022-09-06 阅读数:3994
休闲零食产业的变革战役,已经率先在巨头之间打响。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包括三只松鼠、盐津铺子、良品铺子等多家休闲零食巨头,逐步在渠道、产品以及供应链上进行转型。诸企业不再拘泥线上线下,纷纷在全渠道布局混战。产品策略上呈现出聚焦、细分以及多元态势。同时,原本模式较轻的头部企业,在供应链上开始自建工厂,逐渐向上游渗透,并在智能化、数字化等方面持续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