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光临找品帮 手机站 服务热线:13183009080 登录
找品帮首页
手机端
微信小程序
百度小程序
微网站
网站导航
产品展示 行业资讯 品牌列表
首页 >> 新闻首页 >> 行业新闻 >> 新闻详情

汇源果汁重整计划获批,“国民饮料”已沦为饮料行业代工厂

2022-07-06 08:59:07 阅读数:3777 来源:找品帮

2022年6月24日,汇源饮料重整方案通过法院终审裁定,汇源饮料重整资金计划安排为16亿元,文盛投资作为唯一重整投资人,目前正在按照重整计划与管理人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共同推进重整方案的执行事宜。

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汇源果汁”品牌,一度是国内果汁行业龙头,还曾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并在2007年登陆港交所,至今已成立三十年。但如今的汇源,现金流枯竭,负债总额高达124.67亿元了,缺少资金支持的品类无法获得更完善的营销支撑,销量上不去,也就无法提供更多的利润,汇源果汁已从“国民饮料”沦为了其他品牌的代工厂。

水务公司参与汇源饮料重整

6月24日,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提出的重整计划。

与此同时,上海文盛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作为重整投资人,计划投入16亿元资金,成为汇源控股股东。这16亿资金中,部分用于支付汇源破产费用和偿还小额债权,90%以上资金用于汇源的生产经营升级和强化。

文盛资产总裁姜涛表示,文盛投资还将为汇源饮料设计最佳的证券化方案,力争3-5年内实现A股上市。

文盛资产披露,汇源总负债规模约80亿元。据裁定书公布的重整计划草案,北京汇源的债权人将根据债权类型,通过不同方式获得受偿。

其中,有财产担保债权在六年内进行留债全额清偿,普通债权在10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债权部分,以现金方式分两次全额清偿,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全部以债转股方式进行清偿。

草案预计,参与转股的债权人在转股后将持有重整后的汇源公司股权比例为30%,转股债权根据重整计划规定视为全额清偿。职工债权、税款债权以现金方式一次性全额清偿。

文盛资产指出,通过以上清偿方式,汇源债权的清偿率有望从6.1%提升至全额清偿。

而近日一家水务公司也因参与汇源重组而获得股价多日涨价。7月1日开盘,国中水务(SH600187)一字涨停,收获近3个交易日来的第3个涨停板。截至发稿报3.09元/股,最新市值51.11亿元。

针对股票交易异动,6月30日晚间,国中水务公告称,近期市场上流传关于公司与上海文盛资产管理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文盛投资”)合作共同对外投资汇源果汁的有关传闻,“市场猜测公司未来可能通过重组注入汇源果汁”。

对此,国中水务在公告中表示,前期公司与文盛投资就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源饮料”)重整计划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及《保密协议》,公司于2022年4月22日支付文盛投资履约保证金3亿元人民币,本协议仅为双方意向性投资,不保证公司最终能参与此项目。

据媒体报道,国中水务证券部工作人员证实,如果公司最终参与该项目,将会与文盛投资共同建立平台,通过平台来间接持股汇源。但对方表示,该协议仅为意向性协议,最后公司是否能够参与该项目,取决于后期公司与文盛投资的谈判。目前,包括双方合作模式、项目投资金额和股权比例等在内的问题,公司还未与文盛投资方面谈妥。如果在这些方面存在分歧,计划实施的风险也存在。

而对于这项合作何时能够确定,国中水务方面表示,汇源的重整方案整体期限是一年时间,文盛投资目前作为唯一的重整投资人,正与重整计划的管理方一同来推进重整方案,待这一流程完成后,如果文盛有意寻找合作方,会基于《项目合作协议》考虑国中水务。

而对于有意参与此次项目的原因,国中水务方面表示,文盛投资拥有较多资源以及较大的项目挑选余地,通过与文盛投资合作,公司能够挑选一些优质资源来给未来的战略转型做储备。而之所以选择汇源,则是因为公司未来的整体发展战略会向农业方向靠近。

迷茫的朱新礼和他的汇源

作为如今家喻户晓的果汁企业,如今深陷巨额债务的汇源果汁也曾风光无限。汇源果汁前身是一家即将倒闭的水果罐头厂,1992年朱新礼接手了负债累累的沂源县罐头厂,成立了淄博汇源食品饮料公司。

为了选择打开国际市场,朱新礼前往德国慕尼黑参加食品展销会,从一家瑞士公司手里拿到了500万美元的果汁订单。仅仅数年间,汇源果汁迅猛扩张。

但不擅长做市场和营销、不擅长精细化管理的朱新礼,此前多年都一直在为汇源寻觅合作对象。1999年左右,果汁市场上已经巨头林立,鲜橙多、每日C、农夫果园、酷儿……大名鼎鼎的德隆系先看上了汇源,德隆的金融资本运作最终打动了朱新礼,2001年,双方组建合资公司,德隆出5.1亿元,占股51%,汇源资产出资持股49%。朱新礼把大部分核心资产都压上了,但果园蓝图画完没多久,德隆就把这儿当小金库,动辄数千万的借款,让朱新礼心里一紧。2003年,两方股东开始较量,都想把对方挤出公司,关键看谁能拿出真金白银。最终,朱新礼险胜,筹到2亿元,加上早前的借款,在德隆大厦倾倒前赎身。

2005年,汇源公开招标寻求合作,台湾的统一来了。2005年3月,统一和汇源签约组建合资公司。汇源以果汁业务资产入股,占95%,统一注资3030万美元,占剩余5%。但朱新礼没想到的是,台湾当局的政策成了拦路虎,台湾企业在内地投资不能超过资本净值的40%,统一这些年累计的投资,恰恰是在这个端口。签约4个月以后,合作夭折。

统一之后,达能和华平来了,也正是这两家,是日后可口可乐并购的重要推手。2006年7月,北京中国大饭店,达能高调宣布成为汇源果汁第二大股东。两个月之后,汇源果汁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2007年2月23日,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上市。但在仅仅16个月后,出售公司就提上了日程。

2008年7月,高盛接下一笔机密委托,时任汇源非执行董事孙强,邀请高盛安排拍卖汇源果汁主要股东所持有股份。孙强此前是华平亚洲业务主管,加上大股东朱新礼和达能,三方合计持有汇源果汁65%的权益。

2008年7月8日,高盛向多家公司发出了收购建议书。7月24日,一份不具约束力的指示性出价提交给高盛,伸出橄榄枝的是可口可乐。一周后,汇源董事会正式获知公司可能被全面收购。

2008年8月31日,朱新礼下笔签了收购协议,正式决定把经营16年的企业送走。2008年9月3日,轰动一时的交易公布,可口可乐、Atlantic Industries与汇源联合宣布:可口可乐以每股12.2港元的代价收购汇源果汁全部股份以及可转债,总收购金额超过24亿美元。朱新礼个人拥有汇源公司42%的股份,如果并购成功将进账74亿港元。

2008年9月6日,朱新礼在汇源总部北京顺义见媒体。就是在那次见面会上,朱新礼说出了著名的“企业要当儿子养当猪卖”的理论,以及“这次收购,是纯属商业的、自愿的行为”,“汇源的出售与企业经营压力无关”,“是汇源心甘情愿地嫁给可口可乐”。

那一年,可口可乐全球营业收入319亿美元,净利润58亿美元。汇源果汁在上年(2007年)卖了26亿人民币,赚了6.4亿净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可口可乐24亿美元的收购价格,对于朱新礼来说非常划算。在2018年这轮停牌前,汇源果汁在港股的市值不过54亿港元,这其中还包括了朱新礼后来注入的大笔上游资产。

然而,在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正式否决这桩收购案,舆论哗然。

而这也让朱新礼和他的汇源果汁措手不及,据悉,在2007年上市前后,朱新礼一口气在山东乐陵、吉林舒兰、辽宁锦州、江西南丰、山西右玉、广西桂林、安徽桐城、江苏盐城、黑龙江齐齐哈尔布局9家工厂。

准备与可口可乐联姻后,2008年的汇源果汁更加速了上游布局同时裁减了销售体系。2007年年底,汇源员工总数还有9200多人,2018年年末,只剩下不到5000人,其中销售营销人员仅有1160人。2009年,收购意外被否,汇源才紧急调整架构,增加销售人员,年末时暴增到17000多人,其中销售营销人员就高达13000多人。

汇源果汁在2011年还开启了跨品类的尝试,但其多元化战略却越来越没有节奏。公开信息显示:朱新礼曾多次跨界并购其他品牌,并尝试进军其他饮品。汇源曾以1201万元的高价拍得“旭日升”164枚商标和“冰茶”特有名称、以1.17亿元收购三得利食品公司。甚至在近年来较为受欢迎的无糖苏打水、NFC果汁方面,汇源果汁也都有所尝试。

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却是进一步枯竭了企业的现金流,缺少资金支持的品类无法获得更完善的营销支撑,销量上不去,也就无法提供更多的利润,最终汇源从“国民饮料”沦为了其他品牌的代工厂。

从2008年起,汇源果汁业绩开始持续低迷,扣非净利润从2011年至2016均为负,分别为:-2.3亿元、-3.18亿元、-4.79亿元、-5.75亿元、-5.53亿元、-2.08亿元。

从2013年至今,汇源出售的子公司已经多达12家,交易额达到28亿,频繁刷新业内出售公司的频率和交易金额的记录。到2017年,汇源公司负债高达114.03亿元。

2018年的42亿违规贷款

随后的几年,汇源果汁内部的人事管理层也动荡不安。管理团队换了一茬又一茬。

而真正击溃汇源的是2018年的42亿违规贷款。

2018年8月,在香港上市的汇源果汁(01886.HK)尴尬地停牌中。朱新礼左右手腾挪的一笔高额借款违规了,尽管已经偿还给上市公司,却还是影响了2017年年报出炉,又被穆迪调低评级、被深交所剔除出了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

据悉,汇源信任危机爆发于一则通告,根源则是一大笔没有通过董事会批准的贷款。

2018年3月29日,汇源果汁发布公告,承认一起公司的违规贷款。从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期间,上市公司向北京汇源饮料提供了42.75亿元短期贷款,以便后者应对临时营运资金需要或还债。北京汇源饮料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兼董事长朱新礼的关联公司。朱新礼持有上市的汇源果汁65.03%的股份。

根据港交所规定,由于授予北京汇源饮料的贷款总金额,已经超过资产比率的8%,需要进行相关披露;然而,这笔贷款没有被及时披露,也没有经过董事会批准。目前贷款已经归还,上市公司也收取了1.5亿元利息,但负面影响还在继续:汇源果汁自4月3日开始停牌,并延后发布2017年业绩,因为向北京汇源提供的关联贷款,将直接或间接引发公司部分融资票据出现违约或潜在违约事件,公司要向融资票据相关方申请豁免。

港交所也对汇源果汁复牌附加了相关条件,要求对相关贷款进行发证调查、公布调查结果,并采取合适的补救措施。如果汇源果汁不能在2020年1月31日前达成所有复牌条件,港交所上市部将展开取消其上市地位的程序。

但违规贷款事件影响还在继续,2018年6月13日穆迪将汇源果汁的信用评级下调三档;惠誉于6月底也发布报告,将汇源果汁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及高级无抵押债券评级,由B下调至CCC+,评级属于负面观察。该报告称,下调汇源果汁评级是对公司流动性风险的反映。2018年7月12日,因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调整,深交所将汇源果汁调出港股通股票名单。

2021年1月18日,停牌近3年的汇源果汁正式从香港交易所退市。对比2007年以来最大规模IPO登陆港股、创下超过300亿港元的风光,汇源果汁退市前的总市值仅为54亿港元,缩水5/6。

2021年7月19日,汇源被传出了破产的消息,企查查上显示,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新增破产重整信息。

由于北京汇源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申请人山东德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向经办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北京汇源进行重整。北京汇源破产重整案号为(2021)京01破129号。

值得一提的是,天眼查的数据还显示,从2020年9月至今,汇源食品先后7次被强制执行,执行标的达23.17亿元。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北京汇源公司破产重整专项审计报告》指出,截至评估基准日2021年7月16日,北京汇源的母公司资产总额为10.93亿元(1092653386.00元),负债总额为124.67亿元(12467097889.82元),资产负债率为1140.99%,资不抵债金额为113.74亿元(11374444503.82元)。

根据北京天健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北京汇源公司重整项目偿债能力分析报告》,截至2021年7月16日,在模拟清算状态下,北京汇源普通债权的清偿率仅6.1%。

编辑:admin 关键词:饮品,饮料,果汁

在线询价

如果您对上面的工厂或者贴牌产品感兴趣,请认真填写以下的信息,厂家会第一时间联系您。(*为必填项)
*您的姓名
*您的电话

找品帮客服